2025年07月02日
初心如炬,照亮青春征程
——新时代青年党员的逐梦之路
时间:2025-07-01 来源:光明日报

山东郯城县郯城街道十里村党员志愿者在白马河湿地公园清理打捞水面漂浮物。新华社发

高级工程师高磊(左)在工作中。光明图片

全国优秀讲解员王倩楠在为学生讲解。光明图片

武警吉林总队机动支队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编者按

红色历史在讲解中流淌,琴弦声打破大山的沉寂,焊花在钢铁构件上绽放光华,邮包串联起海岛的人间温情……今年“七一”,跟随记者的脚步,看新时代的青年党员们,正以何种方式诠释着“初心”的分量。

这些故事里,有对历史的致敬、有对教育的热忱、有对技艺的执着、有对他人的守望,共同勾勒出当代青年在不同岗位上的不凡追求。他们以赤子之心回应时代召唤,用奋斗姿态诠释责任担当。这,正是共产党人镌刻在时代答卷上最动人的青春注脚!

以声传史守初心

讲述人:全国优秀讲解员、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精神宣讲队成员 王倩楠

党的生日到了,注视着鲜红的党旗,我的思绪又飘回13年前我入党的那天。

那时,我还是一名刚工作2年的新人讲解员。每当看到游客站在南梁革命英雄纪念碑前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时,我总忍不住想:如果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也能站在党旗下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那是多么光荣啊。

2012年“七一”前夕,我终于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那时起,我心中的使命感更强了,立志做一名“问不倒的讲解员”。我想,做不了惊天动地的英雄,那就把英雄的故事讲好。作为一名党员,我更有责任把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讲给更多的青年朋友、党员同志,让更多人了解南梁的历史。

南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处熠熠生辉的红色坐标。20世纪20至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后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片,发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自这里绝处逢生、转危为安。从这里燃起的点点星火,映照着中国革命的辉煌前程。

每当向游客讲起这段沉甸甸的光辉历史,我都不敢有半点敷衍。为了把这段历史真正吃透、讲活,我查阅资料、看书、看纪录片,积极参加现场调研和培训学习,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充实自己。有一位前辈讲,好的讲解员,要像南瓜一样,越老越甜,不能像丝瓜似的,越老越空。这句话一直刻在我心里,激励着我不断学习。

为了提高讲解能力,每次讲解结束,我都会回想总结一番,有时还会回听自己的讲解录音,讲得好的继续保持,讲得不好的下次改进。针对不同游客群体,我们准备了青少年、党政团体、外语版等多个版本的讲解词,将20余万字的讲解词熟记于心,并且吸收最新的党史研究成果,不定期更新讲解词。我们尽力让每一位来到南梁革命纪念馆的游客都带着收获离开。

在红色讲解这条路上走得越久,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就越发深沉。常有游客说我的讲解打动人心。我说,所有表达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2014年,我们成立了南梁精神宣讲队。作为南梁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这些年来,我们走进全国20多个省份义务宣讲,很多人由此认识了南梁,了解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我们还走遍了庆阳市的所有乡村学校,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家乡的历史,在他们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

回望来时路,更觉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将继续讲好陕甘革命根据地历史、弘扬南梁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出自己的微光。

琴弦拨动山乡梦

讲述人: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小学教师 顾亚

2016年我第一次爬上海拔2900米的“贵州屋脊”韭菜坪,眼前的海嘎小学比我想象中更“老破小”:生锈的铁门、歪扭的窗子、斑驳的黑板,还有一群蔫蔫的孩子,怯怯地望着我。一个20多岁的“摇滚青年”突然变成大山里的“孩子王”,当时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由于吃住都在学校,工作之余,我会拿出吉他打发时间。没想到,孩子们听见后都跑了过来,静静地围在我身边。我惊喜地发现,音乐让他们个个眼睛亮起来了,好似破土而出的麦苗,精神头十足。就在那一刻,一个念头萌发:教他们学音乐吧。

大山里的孩子,很少接触乐器。他们虽然感兴趣,但弹了几下,手又都缩了回去。我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孩子们和音乐“零距离”,我找来矿泉水瓶,教他们做成沙锤;带着他们拍手敲桌,培养节奏感;从网上淘来旧吉他,跟他们一起动手修理、调音。渐渐地,孩子们对音乐的神秘感消除了,演奏乐器的天赋被激发了。那段时间,我四处找朋友、托亲戚寻找二手乐器,就像着了魔,大家都笑问:你是不是又要改行?

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了乐器,我带着他们组成了“遇”乐队,后来又有了“未知少年”乐队。孩子们曾经习惯沉默的嘴唇开始跟着旋律哼唱,曾经低垂的脑袋在节奏中轻轻摇摆。他们放学时总是问我:“顾老师,明天还练琴吗?”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动人极了。

2020年夏天,我们的故事在网络上火了。当孩子们质朴的歌声传遍四方,当“云上学校”的名字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学校也收到了许多爱心捐赠——崭新的乐器、保暖的冬衣、丰富的图书。校舍在各级部门关心下也修葺一新。孩子们在镜头前不再畏缩,在舞台上放声歌唱,拿起乐器陶醉地演奏……

我们先后组建了12支乐队,从3年级到6年级,每个年级一支乐队。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暑期还会举办音乐会。我们的乐队从校园走向了贵州“村BA”、贵阳路边音乐会、迷笛音乐节,还登上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

我期待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农村孩子能够施展音乐天赋、更多农村学校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更多童话般的梦想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焊花飞溅铸青春

讲述人:中国二冶钢构分公司焊接实验室主任、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 高磊

16岁那年,我走进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的大门,选择了焊接专业。这个决定,起初并不被家人理解,在他们眼中,焊接意味着苦、累、危险。但当我第一次踏入实训车间,看到荣誉墙上师兄们闪耀的名字和成就,一股热血涌上心头,那些飞溅的火花仿佛瞬间被赋予了生命的光彩。我暗自立下誓言: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技艺赢得尊重,用汗水浇筑梦想。

从此,实训车间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寒暑假也几乎“焊”在了工位上。北方的冬天,车间冷得像冰窖,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裹着钢铁的冰冷,握着焊枪的手冻得通红发僵;盛夏时节,焊枪喷射的烈焰加上闷热,汗水一遍遍浸透厚重的工服,紧紧贴在身上。最“亲密”的见证,是1000多度高温的焊渣留下的印迹——手上、身上十几处烫疤,甚至眼球里也嵌入了一处2毫米的“勋章”。但在我心里,这些从不是苦难的标记,而是成长的烙印,是我技艺精进的独特纪念。

汗水没有白流。从包头市焊工比赛第一名,到内蒙古赛区焊工冠军,再到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二等奖……每一次登台,每一次突破,都让我脚下的焊接之路更加坚实,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2019年,我加入中国二冶钢结构分公司,成为一名真正的钢铁“裁缝”。胸前的党员徽章时刻提醒我:党员,就要冲锋在前。在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的建设中,桥梁箱体内部出现焊缝缺陷。位置刁钻,必须仰脸焊接;空间狭窄,犹如蒸笼,温度有40多摄氏度,呼吸都困难。我蜷缩在闷热的箱体内,汗水模糊了面罩,手臂酸痛到颤抖,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必须焊好。最终,我负责的焊缝经检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超过99.5%,助力该项目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在火花四溅的生产一线,用手中的焊枪,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我坚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那璀璨的焊花,必将点亮我们这一代青年最绚丽的梦想之光。

邮路传递人间情

讲述人:福建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好小哥联合党支部书记、厦门邮政鼓浪屿营业部经理 肖梅滨

7月,于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生于7月的我,喜欢7月,因为这个月,有党的生日,有我的生日,还有“鼓浪屿好小哥”的生日。

今年7月1日,“鼓浪屿好小哥”五周岁了。2020年,在厦门市邮政管理局号召下,“鼓浪屿好小哥”团队正式组建,由邮政、顺丰、京东、德邦、圆通、申通等多家企业快递员共同参与。身为党支部书记的我,看着“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茁壮成长,很是开心。我们一边送快递,一边做志愿服务,真正成为鼓浪屿居民口中的“好小哥”。

在鼓浪屿上送快递,谈何容易。这里全面禁行机动车、非机动车,所有的投递、派送工作均靠快递小哥步行完成。对游客而言,鼓浪屿是“一步一景”,对快递员则是“一步一坡”。小哥们日均行走服务里程达到15公里,但年轻快递员表现出来的热情,总是让人感动。

几年前,距离家不到500米的长者餐厅开业后,居民薛建民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吃饭有着落了,忧的是独居、双目失明的他要去餐厅很困难。靠我一个人,天天送两餐,是很难做到的,我把这一情况往“鼓浪屿好小哥”群里一发,没想到队员们纷纷跳出来接力,他们把老人送餐这项任务安排进自己的派送路线中。每天中午、晚上,快递员都会提前规划好路线,预留好到老人家的时间,及时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的手中。

薛建民并不是“鼓浪屿好小哥”帮扶的第一位老人,而是“数不清的第几位”。从随手搬东西、浇花、买菜,到义务理发、安装电器、送老人就医……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忙,“鼓浪屿好小哥”几乎都帮过。

送信,是我的日常工作。帮一封信找到收件人,就像牵起一双遥远的手。有一次,我们收到一封海外来信,这封信没有写清具体的地址,只写了“鼓浪屿”3个字。按照常理,“瞎信”应该要退回的。但是,我们研究判断,这是一封不同寻常的“寻亲信”。要让“瞎信”复活并非易事,各种方法都用尽了仍不奏效。最后,我发动小哥们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在岛上一家一家地询问,终于在鹿礁路找到了收件人的弟弟。就这样,一段失联36年的同窗情谊又续上了……

“信达天下,使命必达。”在我看来,“信”不只是信件,更是诚信、是信念。我觉得共产党人的信念在这份事业里具象化了。最近,“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有3个人申请入党,还有一个即将转正,我特别开心,我们会秉持初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刘梦、王冰雅、尚杰、吕慎、陈冠合、高平、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张婷)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