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著作等身领头雁 造福桑梓孺子牛
——记河州文化学者赵忠
时间:2025-07-01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王淑华

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副研究员赵忠先生,是从临夏州走出的文学作品极其丰富的作家,曾出版文艺、民俗学研究专著多部,在整理地方文献、文史学术研究方面成果累累,为临夏名士整理校编出版遗著多部,采访临夏金石碑传、书画家事迹、佛道观文化,著作等身。赵忠先生国学基础扎实,其作品文化底蕴深厚。

今闻先生驾鹤西去,想起先生生平,感慨不已,述文以记之。

没有上不去的牛形山

赵忠先生乃临夏县北塬镇人,幼年家贫。其父于农闲时常步行至兰州市采买货物,贩卖于集市,以补家用。父亲常身负百斤,日行百里,过牛形山一气登顶。家中有弟兄5人,先生为老大,自小拾粪耘田,参加劳动。13岁假期,其与父亲一同步行至兰州买卖商品,协助父亲身背30多斤货物,一路跨过牛形山、洮河,走过漫坪、贺家山,穿过湖滩沟,踏上西果园通往兰州的大路。

其父少时入村中私塾,读过《四书》《诗经》等,教子甚严。父之教导、少年之经历,磨砺了先生之心性,奠定了其一生的人格底色。“没有上不去的牛形山”成了先生一生的座右铭。

新闻宣传践行人

赵忠先生于1960年参加工作,最初在临夏县韩集小学当老师。后被调到县级机关工作,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1969年,先生被选调到临夏州委、州革委会秘书处秘书科工作,在州党政机关当了八九年秘书。

1980年,撤销州革委会,设立州人民政府,我被调到州政府秘书处秘书科工作,与他共事。先生似兄长关心、帮助我们,要我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业余时间写新闻稿件宣传我州建设成就。

1986年,赵忠先生离开了州政府秘书处,调到州科协工作。之后,我常看到他在《甘肃日报》百花副刊上写的文章。为配合宣传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他与人合作撰写拍摄了《临夏风采》5集专题片,拍摄出版了《莲花山》《丝路营造——临夏古建筑艺术》等摄影画册。《丝路营造——临夏古建筑艺术》获黄河流域十省区艺术图书金牛奖二等奖,作品《白马河边傩舞》入选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摄影展览、《草原协奏曲》入选第四届世界摄影展。

文史研究传承人

1991年,赵忠先生被调到甘肃省群众艺术馆(后改名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工作,为编辑地方志中的有关章节而搜集文献资料。其间,先生每日去省图书馆,借阅有关资料,阅读了数千封旧文献、旧报刊,摘录了许多珍贵文献资料,供编志者参考利用。

赵忠先生收集自己以前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出版了《牡丹月里来》《河湟随笔》《大禹导河之州》散文集,与其弟赵信合著的《西部风情线》,民俗专辑《河湟民族饮食文化》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图书。

1991年,郭栋先生为《郭栋诗存》请序,带赵忠先生拜识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张思温先生。1993年,《郭栋诗存》出版,他俩去送样本,聆听教诲之余,在书房看到了张思温先生诗作,被才情横溢的辞章打动,建议结集出版。张思温先生欣然允诺。两人从3000余首诗作中遴选1734首诗,编校出版了《张思温诗选》。受张思温先生之托,赵忠先生又与张先生女儿张庸翻捡批阅旧籍,共同整理收录各种文章315篇、诗词187首,出版了《张思温文集》。

后赵忠先生和郭栋先生通力合作,搜索地方史料,编辑出版了《古诗咏河州》。这本诗集收集了上至春秋、下至民国的136位诗人和名士的368首诗作。

地方遗作抢救者

临夏古称河州,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文化遗产搜集整理研究工作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赵忠先生在搜集编著《古诗咏河州》诗集时,看到有些前贤诗文仅存孤本,或以抄本形式流传民间,便萌发了将历史上留存的河州古诗加以整理校编的念头。他不遗余力,将多年积累的乡贤诗词抄本、孤本进行整理。并多次叩开学者和专家之门,走进图书馆、资料室、文献部门,打开文献、收藏家书简稿箧,求告诗人后裔,搜寻整理先祖遗作诗文。他与苟树信先生用一年半时间编著了《河州古诗校评》,收录河州地区自明代洪武年间至民国时期及近年来河州134位诗人的传世诗句4905首,编辑成20集105万字的鸿篇巨制。

1997年,《河州古诗校评》出版之后,赵忠先生继续收集资料。经过12年的艰苦努力,收集校编了河州和曾来河州羁留文化人诗文作品,编著了古体诗集《凤林逸诗》,共辑录65位诗人之诗词联句2640首,其中楹联526幅。其范围上自明代,下至新中国成立,收录了地方官员、本土进士举贡诸生及文墨之人诗词之作,堪称临夏文化历史的一面镜子。

金石碑文发掘者

1995年,赵忠先生为张思温先生整理编辑文集时,得见张思温先生金石专著《积石录》。赵忠先生在收集文献史料时曾翻阅过《循化志》,见其中有5篇河州碑帖。便问张思温先生:“《积石录》堪称当代独步,但有碑未收入,是否有续集问世?”张思温先生遂让其将《循化志》中五碑代为搜集,以后再续。1997年张思温先生病故,未能实现此愿。赵忠先生开始搜索积石山周边有关古河州的金石碑刻文字。彼时先生已近暮年,精力有限,但他克服困难,积极行动,常出现在农舍、旅游景点、建设工地等。暑天曾一气爬上1000多个石阶,实地考察拍照,足迹踏遍了以河州为中心的村寨,探求碑刻金石。同时,翻阅大量史书、个人专辑和地方史志,抓罗梳理,钩沉索隐,得到了不少有关河州的金石文字。积以时日,搜得金石碑传1156通。这些金石碑传文字,迄于汉代,延于当世,于2006年编成《积石访碑录》,撰写考证文字,达90万字。

书画艺术传播者

赵忠先生挖掘河州文化,整理书画艺术,从2004年起,访问河州地区书画名家,采访书画家后裔,笔录书画事迹。他深深感到,临夏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可文化并不落后。许多书画家可与三陇名家相颉颃,亦可与全国名家比肩。他多次登门访谈,诚心感动了许多人,主动邀约提供素材资料。

他撰写临夏120名书画家事迹和作品评介文字,编成40余万字《书画舟》。拍摄600余幅书画原作,编辑了《临夏古书画》,收入图片200余幅,尚待出版。2008年,赵忠先生向积石山、康乐、临夏、永靖县等中小学和社会团体捐助本人编著书籍2000余册,价值8万余元。


编辑:马忠德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