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关注食品安全 享受健康生活
时间:2025-06-09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马琼洁

临夏融媒记者 马琼洁

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议题。如何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近日,记者就食品安全与健康素养相关话题,专访了州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科科长井鹤龄。专家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从科学饮食、风险防控等角度,为公众送上实用指南。

解码食品安全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井鹤龄说,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消费等各个环节中,确保其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简单来说,食品安全的核心就是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食品安全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食品卫生安全,防止食品受到微生物、化学污染物和物理性污染的影响;食品营养安全,确保食品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素,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食品添加剂安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防止滥用或非法添加;食品标签真实,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避免误导消费者。

聚焦健康素养66条

科学饮食的权威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是国民健康生活的权威指南,井鹤龄重点解读了以下内容:

关于第25条: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体重和健康密切相关,体重过低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贫血等风险;超重和肥胖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

关于第26条: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应以谷类为主,蔬菜、水果和薯类为辅,注意荤素、粗细搭配。建议努力实现食物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00~300克,动物性食物120~200克。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深加工的肉制品,吃鸡蛋不弃蛋黄。

关于第27条:膳食要清淡,要少盐、少油、少糖。积极响应国家“三减三健”行动,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每天烹调油摄入量25~30克,少吃油炸食品和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多种植物油交替使用。烹调方式建议多用蒸、煮、炒,少用煎、炸。

关于第28条:提倡每天食用奶类、大豆类及其制品,适量食用坚果。建议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高血脂和超重肥胖者宜选择低脂奶、脱脂奶及其制品。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酸奶、奶酪或其他低乳糖产品。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关于第31条:注意饮水卫生,每天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应饮用卫生安全的生活饮用水。

从家庭到个人

筑牢家庭餐桌的“安全网”

食品安全防控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努力。井鹤龄重点谈了以下具体措施:

采购环节:选对渠道,看清标签。优先选择超市、农贸市场等正规场所的食品;仔细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表;谨慎选购野生蘑菇、河豚等高风险食材,未经专业处理切勿食用。

储存环节:生熟分开,科学保鲜。易腐食品及时冷藏或长期保存需冷冻;生肉、海鲜与熟食分层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剩菜剩饭密封保存,尽快食用。

加工环节:烧熟煮透,清洁卫生。肉类、禽类、蛋类必须彻底煮熟(中心温度≥70℃);熟食避免反复加热,尤其是绿叶蔬菜;生熟砧板、刀具分开使用,定期消毒厨房用具。

外出就餐与外卖:选优避险,速食速食。选择公示食品安全等级的餐馆,夏季慎点凉拌菜、刺身等高风险菜品;外卖食品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细菌滋生。

特殊人群:精准防护,按需饮食。婴幼儿辅食现做现吃,不加盐、糖;孕妇避免生食、高汞鱼类;老年人食物应软烂易消化。

食品安全无小事,希望大家提高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鼓励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环境。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