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7日
临夏县:产业铺金 文化添彩 民生更暖
时间:2025-09-24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乔栋明 通讯员 崔皎

Screenshot_20250514093517.png

临夏融媒记者 乔栋明 通讯员 崔皎

眼下,临夏县井沟乡大塬顶村种植基地里,贝贝南瓜在阳光下泛着光泽,白杨树村村民金满玉正在采摘、装箱。“这小金瓜可实在了!我们采摘一天能挣100多元,我家里的3亩地流转给企业,一年又多了8000元收入。”她抹了把汗笑着说道。

这片1500亩的种植基地,是该县特色农业的缩影。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县已建成90个高原夏菜基地,8.8万亩蔬菜田年产值9亿元,西蓝花、荷兰豆等20多个品种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集镇,福之口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1200亩菜心基地里,冷链车正将当日采收的蔬菜运往深圳,实现“田间到餐桌”48小时直达。

e99584fb-1086-4687-9ce5-8104b0552be4.tif.jpg

在莲花镇,花椒林里藏着不少椒农的“致富经”。种植户鲁丕元打理的15亩花椒园,每年产出2000多斤干花椒,年收入近9万元。这并非个例,该县16.73万亩花椒林让过去的荒山染上绿意,成了当地群众的“铁杆庄稼”。县上积极培育花椒深加工企业,开发花椒油、花椒粉等系列产品,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路。如今,已建起6处花椒交易市场,还发展起80多家加工销售企业和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漠泥沟中心小学操场上,四年级学生马秀英踮脚张望舞台。当川剧变脸艺人吐出火焰的瞬间,她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在这场送文化下乡活动中,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的砖雕技艺也让她着迷,那些在青灰色砖面上绽放的牡丹,比课本插图里的生动百倍。

县文化馆的储藏室里,85岁的省级非遗鳌头傩戏传承人徐光辉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傩戏面具,他说:“这不是简单的跳舞,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祈福仪式。”如今,这些承载着民俗记忆的面具,通过文旅融合项目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旁,花儿歌手们亮开嗓子,一曲曲花儿漫过,听得人心里敞亮;一旁的贤孝弹唱也不含糊,三弦一挑,把临夏县的美景美食和特色产业夸了个遍,现场掌声不断!这场表演已成为该县文旅名片,带动全县今年上半年旅游收入突破13亿元,较去年增长25%。

在红台乡文化广场,受助学生马安琪接过助学金时,激动不已:“这笔钱不仅是学费,更是让我抬头看世界的底气。”这是临夏县政企联动助学的一个缩影。全县各乡镇深入摸排辖区中小学、高校困难学生情况,建立健全帮扶台账,动员公益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捐资助学助教活动中来。截至目前,累计奖励和资助中小学生、大学生1340人次,合计资金205.4万元。

在先锋乡前韩村养老服务中心,68岁的韩秀兰端着餐盘找座位,她说:“三菜一汤只要3块钱,比家里做的划算。”食堂墙上的公示栏显示,日均接待30多位老人,80岁以上者免费就餐。如今,全村自来水入户率、道路硬化率、网络覆盖率、义务教育入学率及医疗、养老参保率均达100%,近200户村民接通了天然气,公交车也通到了家门口。

暮色漫过临夏县,冷链车载着刚摘的鲜蔬驶向远方,文化广场的音箱里傩戏古老的鼓点悠悠回荡——这方土地上,产业的金、文化的彩、民生的暖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