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顾克勇,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周立荣,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张涛,共同介绍2025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 卢莹
发布人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顾克勇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周立荣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副总队长 张涛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顾克勇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实现了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11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1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022.7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896.9亿元,增长5.2%。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蔬菜种植面积、产量预计分别增长5.5%和6.5%。猪牛羊禽肉产量44.5万吨,增长4.6%。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0.8%、6.4%、8.3%和23.4%。一季度末,生猪、牛存栏分别下降2.5%、1.0%,羊、家禽存栏分别增长4.4%、10.2%;一季度,生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增长0.3%、6.4%、8.3%、23.4%。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7%,制造业增长1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0%。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有生产活动的38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4.7%、14.5%、11.3%、28.1%和19.5%。分产品看,黄金、白银、铁合金、镍、原油产量分别增长43.3%、9.9%、16.0%、16.8%和6.7%。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12.2亿元,同比增长12.1%;利润总额107.8亿元,增长45.7%。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0%、11.9%、11.2%、8.1%、7.4%和7.0%。1-2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26.4亿元,同比增长5.5%。一季度,全省铁路客运量1819.6万人,同比增长4.5%;公路客运量2189.0万人次,下降4.7%。铁路货运量2914.5万吨,下降0.2%;公路货运量1.4亿吨,增长5.3%。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比去年全年提高6.7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4.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9.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民间投资增长8.9%,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增长17.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4.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1%和42.6%。五、市场销售保持增长,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9.3亿元,同比增长3.6%。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2%、12.7%、11.8%、7.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7.0%、98.9%、21.1%,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9.5%。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28.2%。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194.7亿元,同比增长49.4%。其中,进口总值153.3亿元,增长50.7%;出口总值41.4亿元,增长45.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7.6亿元,增长45.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75.8%。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5亿元,同比增长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83.6亿元,增长3.6%。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030.8亿元,同比增长8.9%;各项贷款余额29944.3亿元,增长5.0%。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8%,衣着价格下降1.1%,居住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7%,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8%。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4.8%,鲜果价格下降0.9%,粮食价格下降0.7%,猪肉价格上涨6.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2%。3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0.7%。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1.9%。九、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一季度,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2元,比上年增长6.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6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元,增长7.0%。从收入来源看,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6.8%、6.0%、5.2%和6.4%。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保持了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四强”行动,扎实做好“五量”文章,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动能稳中蓄势,奋力开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向上向好。请问如何评价一季度经济运行的总体表现?有哪些特点?
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向上向好,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连续13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前列,实现了“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达6.6%,比全国高3.1个百分点。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土壤墒情适宜,蔬菜、水果产量较快增长;畜牧业拉动有力,牛羊家禽出栏快速增加,牛奶产量两位数增长。二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1%,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有色、电力、医药、建材等支柱产业增势强劲,形成有力支撑;主要工业产品持续增量扩产,其中,黄金、铅、精炼铜、镍、集成电路产量两位数增长,原油产量增速居全国第5位,天然气产量增速达89.3%,居全国第1位。三是服务业运行回升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比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信息传输、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接待游客和旅游花费分别增长11.7%和16.5%。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增速为9.9%,比去年全年加快6.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速达29.2%;工业投资增长19.8%,增速已连续50个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2.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5%,增速由负转正,重点道路项目投资支撑有力。一季度新入库项目855个,同比增加356个,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增长。增速为3.6%,比1-2月提高2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明显,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9.5%、98.9%和47%。网络消费需求旺盛,限上批零住餐业网络零售额增长28.2%。全省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9.9%、12.2%。三是进出口总值高速增长。进口、出口双向发力,分别增长50.7%、45%,增速均居全国第2位。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75.8%。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增长13.6倍。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740个,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7.5%。二是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新设立经营主体同比增长8.4%,其中新设立企业增长21.7%,日均新设立企业比去年同期多44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6户,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数达3285户。三是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间投资持续活跃,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项目民间投资增长17.4%,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7.8%,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一是新产业较快发展。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3%和19.2%。二是新能源持续扩容。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4.3%,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增长12.4%。三是科技创新动力增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和6.5%,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增长37.2%。四是新动能不断积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42.6%和54.1%。一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8.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2%。二是民生支出有效保障。11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6%,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城乡社区、交通运输等支出较快增长。三是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国0.4和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比去年同期缩小0.04。从以上方面看,一季度全省经济呈现出加力向好、量质齐升的良好势头。下阶段,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用好用足“两重”“两新”政策,深入实施“四强”行动,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提振消费七大专项行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从刚刚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十分亮眼。请问省发展改革委在抓项目促投资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周立荣谢谢您的提问,下面我简要介绍一季度项目投资工作情况。项目建设一直是我们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我们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工作效果非常明显。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全国高5.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顺利实现“开门红”。总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市州项目建设齐头并进。按照年初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部署,各市州坚持以“起步就要奋进、开局就要争先”的姿态,全面推进续建项目开复工,一季度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项目投资增速全部为正,陇南、庆阳等10个市州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大项目谋划储备,新入库项目855个,完成投资增长43.2%,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加强项目调度实施,编印“三个项目清单”,组织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04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84亿元,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增长11.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5%。民间投资增长8.9%,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增长17.4%,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建设项目交易量等指标强劲增长。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项目交易量来看,一季度全省工程建设交易成交项目1411个,交易额10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41.1亿元、增长167%。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显示,一季度全省混凝土泵车、桩工设备、压路机开工率分别增长42%、25%和113%,与项目开工建设、投资快速增长等情况匹配度较高,充分说明全省投资增长实物量支撑有力、后劲十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调度好、服务好投资项目的工作要求,做实做细抓项目、促投资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完成上半年“双过半”任务目标。
一是抓资金争取。紧盯“两重”“两新”,深度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夯实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基础。
二是抓项目调度。抢抓施工黄金期,深入推进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落实落细重大项目包抓、“红黄蓝”预警等机制,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三是抓民间投资。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举办重大项目向民间资本推介和签约活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四是抓招商引资。筹备第31届兰洽会,力争实现签约项目、投资金额双突破。深化产业链招商,创新拓展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等领域招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现场提问记者: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请问您如何评价?还有我省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特点有哪些?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副总队长 张涛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四强”行动,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推动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态势,带动全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下面我分城乡向大家介绍下一季度全省居民收入的特点。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6元,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与上年同期相比,名义增速持平,实际增速快0.5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来看,四项收入全面增长。(一)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832元,同比增长5.5%,对收入增长贡献率为72.9%,拉动收入增长3.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省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加大帮扶助企稳岗,通过联合开展援助月专项活动等,做大做强甘肃务工品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机关事业单位积极落实基本工资普调政策,按时发放绩效考核奖励等,省内支柱企业效益良好,职工福利待遇得到有效保障,推动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二)经营净收入增速最快。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752元,同比增长6.9%,对收入增长贡献率为8.6%,拉动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一季度,我省出台《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营主体增加。春节期间,甘肃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增长较快,为第三产业经营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三)财产净收入小幅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771元,同比增长3.5%,对收入增长贡献率为4.7%,拉动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一季度,房屋租赁市场平稳,住户存款余额上涨,企业效益改善带动红利收入增多,财产净收入进一步增长。(四)转移净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751元,同比增长4.6%,对收入增长贡献率为13.8%,拉动收入增长0.7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基本民生兜底力度,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离退休人员数量和基础养老金双双上涨,为全省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元,名义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与上年同期相比,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0.2和0.5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78,下降0.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一)工资性收入保持增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90元,同比增长6.9%,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4.7%,拉动收入增长2.4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各地全面推进“强县域”行动,启动2025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多渠道拓宽输转方式,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大力招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二)经营净收入继续增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521元,同比增长6.3%,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4.5%,拉动收入增长2.4个百分点。一季度,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畜牧业出栏、产量稳定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乡村旅游持续火热,带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收入不断增长。(三)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8元,同比增长8.6%,增速最快,但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2%。一季度,土地流转面积保持稳定,有效盘活农村资产,农村出租房屋收入增长,继续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推动发放产业到户分红,拉动财产净收入增长。(四)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047元,同比增长7.9%,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9.6%,拉动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一季度,我省积极争取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项目资金,提高农业领域设备更新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提高低收入人口医疗报销政策范围,延续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提标利好,全面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同时我们也看到,居民持续增收面临农牧产品价格持续下降、财产净收入来源单一等压力。下一阶段,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开展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做好稳就业工作,稳定农牧产品价格,拓宽财产净收入渠道,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以突破性举措促进全省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