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以文明祭祀度平安清明
时间:2025-04-03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临夏融媒评论员

临夏融媒评论员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又是一年清明至,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缅怀先人、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的深厚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要争做文明祭扫的示范者、革除陋习的先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共同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的幸福家园。

文明祭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过去,大量焚烧纸钱香烛的祭祀方式,不仅铺张浪费,而且很多祭祀用品使用不易降解的材料制成,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让城乡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刺鼻气味弥漫四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随意焚烧后的祭祀垃圾,更是严重影响环境卫生,与我们全力创建文明城市、打造美丽家园的目标背道而驰。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州大力倡导开展“丝带寄情”“云端追思”“红色清明”“家风故事会”等文明祭祀活动,这种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的祭祀方式,日益受到群众的青睐。以鲜花祭祀为例,一束娇艳欲滴的鲜花取代了以往的纸钱香烛,庄重又温馨,既表达了对先人的深切缅怀与敬重,又为墓地增添了一抹盎然生机,让祭扫氛围变得更加宁静祥和;植树祭祀,亲手种下一棵树苗,看着它在春风中扎根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饱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网上祭祀更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网络平台上创建纪念馆、留言、献花,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与逝去的亲人“云端对话”,寄托无尽思念。这些新型祭祀方式,既传承了文化根脉,顺应了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而且环保、经济,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需求,让祭祀活动更加简约、高效、有意义,为古老的清明习俗注入了全新活力,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

文明祭祀,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摒弃薄养厚葬、攀比浪费的陈规陋习,提倡常回家看看,对在世老人多尽孝道,多一份关心、多一份陪伴,亲手为父母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放下手机,静静地听一听老人关心的念叨;带着父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以实际行动赋予清明节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明祭祀,相关部门需积极作为,制定完善文明祭祀的长效机制,加强祭祀活动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利用多种媒体平台普及文明祭祀知识,让清明节真正成为安全、文明、有序、环保的节日,让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时代的浪潮中,让我们以文明祭祀为笔,以传承创新为墨,描绘清明新景,让清明节的文化价值在岁月流转中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