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枝叶关情”处 绘就民生暖色
——全州人社工作综述
时间:2025-04-03 来源:临夏融媒·中国临夏网 作者:马丽亚

0d73497f-cfc8-4e42-aacf-7e87479e973c.jpg.jpg

临夏融媒记者 马丽亚

2024年,州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废墟上播种希望,于就业创业的浪潮中激活动能,以社会保障的温度托举幸福,用人才引育的厚度筑基发展,交出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成绩单——全州城镇新增就业1.76万人,五项社保基金总收入突破37亿元,农民工欠薪线索办结率达100%……数字背后,是临夏人社系统以创新破题、用实干作答的生动实践,更是陇原大地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的鲜活注脚。

破局: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民生突围

2023年岁末的积石山县6.2级地震,让我州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当残垣断壁尚待清理,全州人社系统打响“就业稳民心”的攻坚战。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工地上,焊花飞溅处总能看到头戴安全帽的“特殊学员”——这是人社局组织的314个技能培训班现场。通过“理论教学+工地实操”模式,1.4万名群众按需掌握了电焊、钢筋、机械操作等实用技能,既为重建工程输送技术力量,又让受灾群众端稳“新饭碗”。

“过去搬砖拌灰,现在开装载机,工资翻了两倍!”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马晓龙,在地震中失去家园后,通过零工市场定向培训转型为技术工人。“1+16”就业服务体系(1个零工市场+16个零工驿站),串联起州、县、乡三级服务网络,24场专项招聘会释放1.65万个岗位,帮助1.09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更令人动容的是,“欠薪防治”专项行动:1677.3万元血汗钱如数归还给873名农民工。当柳沟乡的马哈三接过被拖欠的3.8万元工资时,眼含热泪地说:“这钱能修半间新房了!”

从技能培训到劳务输转,从岗位开发到权益维护,全州人社系统将灾后重建转化为民生改善的机遇窗口。23.9亿元劳务创收注入受灾地区,加速了家园重建,激活了内生动力。这种“就业优先”的突围智慧,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为灾后就业援助提供了“临夏方案”。

革新:就业创业的生态重构

夜幕降临,临夏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的“人才夜市”灯火通明。临夏市清源清真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将源自雪域高原的珍馐美味——临夏牦牛肉,带到万千消费者眼前:“每一口牦牛肉紧实而不失柔嫩,咀嚼时能体验到恰到好处的弹性,喜欢吃肉的朋友们强烈推荐!快来直播间尝鲜吧!”这场直播不仅是一次美食的盛宴,也是临夏就业创业生态革新的缩影。2024年,全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4亿元,1.34万人借力投身种植养殖、餐饮服务等行业,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持续释放。

在东西部协作的版图上,临夏劳务品牌愈发闪亮。58.58万劳动力有序输转创收172亿元,“康乐电焊工”“河州阳光月嫂”成为用工市场的“金字招牌”。在技能培训上,“竞赛式培训”掀起新风潮——广河县的马海华在阿力麻土乡贾家村举办的叉车培训中获得叉车操作职业资格证书,开启了职业新生涯。“培训即就业”的链条化发展,让3.3万名参训人员中63.6%的人凭借“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打通了技能提升“最后一公里”。

温度:社会保障的普惠升级

走进临夏市八坊街道前河沿社区,62岁的马学忠正通过“刷脸”系统完成养老认证。“现在每月能领143元,政府还代缴养老保险,日子越过越踏实!”马学忠口中的变化,源自新设立的州级基础养老金制度。这项惠及29.77万群众的新举措,2025年将提标至每人每月2元,在“国家保基本”的基础上叠加“地方增福利”,织就多层级养老保障网。

社会保障的温度,既体现在制度创新,又浸润于服务细节。面对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受灾群众,人社系统开辟“绿色通道”,37万脱贫人口、9.24万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3275万元稳岗返还资金精准滴灌企业,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城乡居民养老代缴率连续三年保持100%,特殊群体保障网越织越密。在临夏市折桥镇,“社保服务流动车”每月进村入户,把政策解读、待遇申领送到群众炕头,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动能:人才引育的战略突破

2024年,全州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4134名专技人才通过竞聘上岗焕发活力,766人打破“唯论文”桎梏获评副高级职称。在乡村振兴一线,科技特派员制度催生“土专家”队伍。2024年,东乡县大面积推广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董岭乡董家沟和坪庄乡坪庄村等农民合作社,韩东平和祁文锋等科技人员指导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实现了亩产2660公斤。这一技术让低产田变成高产田,解决了干旱山区缺水的难题,为马铃薯高产稳产找到了新途径。

人才培育的“临夏路径”更具创新性。在职称评审方面,我州全面推广使用“甘肃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信息系统”,高效落实国家及省州各级职称晋升优惠政策,重点向基层和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今年,全州共有766人取得副高级职称,1551人取得中级职称,1800人获评初级职称,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州人社局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成功推荐1人入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获评“甘肃省领军人才”,5人入选“陇原青年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凭借在人才机制创新和服务保障方面的突出成效,该局被授予“临夏州人才奖”先进集体称号。

守护:和谐劳动关系的法治样本

秋收时节,临夏县建筑工人赵刚的手机上弹出一条短信——当月3万元工资到账了。这位在“陇明公”平台实名登记的钢筋工,再不用像5年前那样揣着欠条四处奔波:“现在每月工资准时到卡,干起活来心里踏实。”赵刚的安心,源自我州筑牢的制度防线。

在州人社局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监察员时刻关注全州715个在建项目的工资数据,信息化平台监管数量居全省首位。5年来,这条“云上护薪路”已累计为28.3万农民工发放60.7亿元工资,仅2024年就护航9.5万人拿到18.2亿元血汗钱。

制度红线下,护薪行动既有温度更有力度。在联合纪委监委开展的专项整治中,60个工程项目中的3573名农民工收到6100万元欠薪。2024年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中,16家违法企业被曝光,形成“不敢欠、不能欠”的强力震慑。3年来,年均1万余条欠薪线索在这里“件件有回音”,仅2024年就有1.4万余条欠薪线索按时得到解决,4530件查实案件追回3823万元,4814张面孔重展笑颜。

当州人社局获评“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集体”时,荣誉的背后是1.2万份新签集体合同、98%的职代会建制率构筑起的权益保障长城。

点睛:初心如磐向未来

回望2024,临夏人社工作的每个瞬间都闪耀着为民初心:积石山县重建工地的焊花里,有技能培训点亮的新希望;创业孵化基地的路演厅中,有青春梦想碰撞的铿锵回响;社保窗口的方寸之地,有惠民政策传递的脉脉温情。这些鲜活的场景,勾勒出“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图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州人社系统正以“赶考”的姿态谋划新篇:紧盯服务全州打造“五个地”的功能定位,实施“11253”精准培训计划,着力打造“河州电创”“河州面匠”等特色劳务品牌,培育拓展新兴就业增长极;加快推动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三年增长计划,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完善事前预防和线索处置有机结合的欠薪治理体系,全力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

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壮美未来的土地上,我州人社人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续写着更有温度、更具质效的民生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注入澎湃动能。


编辑:马宇 责编:孔令定 主编:喇维平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lxnet.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临夏州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团结路25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230079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