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的春天是属于牡丹的,每当农历四月初,融融春意染绿古老的河州时,和煦的春风就送来了牡丹花诱人的芬芳。此时的河州,到处盛开着雍容华贵、娇俏艳丽的牡丹。仿佛置身于牡丹王国的世界。“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

牡丹,被拥戴为花中之王。她玉笑珠香,冠绝群芳。她是民族兴盛的象征,是人民幸福的写照。中华牡丹,从古至今,被誉为国花。物竞天择,经过漫长岁月的积淀,中华牡丹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家族。而河州紫斑牡丹,就是这个大家族的重要成员,因其花瓣基部有明显的色斑而得名。
河州牡丹,历史悠久,名冠三陇,河州有小洛阳之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称道。明代才子解缙在《寓河州》一诗中写道:“秦地山河无积石,至今花树似咸京。”清人吴镇对河州牡丹有这样的描绘:“枹罕花称小洛阳,金城得此讵寻常。”
河州人爱牡丹,把牡丹列为当地花卉之首。河州牡丹品种繁多,约在百种以上。其中以紫朱砂、佛头青、梨花雪、粉西施、绿蝴蝶、醉杨妃等最为名贵。其花色有红、白、紫、黄等多种,即使花色同为红花,有的如丹,有的像火,有的却似红玛瑙那样晶莹;同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银,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树高达两米,花大盈尺,其花瓣基部有明显的紫斑,造型端庄妩媚,花香袭人,色泽艳丽,一树树如花伞撑开,一朵朵如彩云追月。
河州家家户户喜种牡丹,早在800多年前,河州就有栽培牡丹的历史记载,金代墓葬中就有牡丹砖雕;河州还有闻香推门而入赏牡丹的习俗。花开时节,河州到处弥漫着牡丹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纵使你情不自禁闻香推门而入,热情豪爽的主人定会和你一起赏牡丹,品香茗;河州人最喜欢唱牡丹。在“花儿”的故乡——临夏,“花儿”曲令比比皆是,其中“牡丹令”最为有名。以牡丹命名的“花儿”曲令还有“白牡丹令”“二牡丹令”等等。
“上去个高山(者)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是容易摘去时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白牡丹白(者)娆人哩,红牡丹红(者)破哩;尕妹的身旁有人哩,没人是我陪着坐哩。”“尕妹是牡丹花中的王啊,绿叶儿配上,骨朵儿打上,清水儿浇上,花园里开哈的漂亮呀,越开是越旺,阿哥是蜜蜂者落上。”
以牡丹暗喻亲爱之人的歌词更是不胜枚举。一曲曲高亢婉转,跌宕起伏的“花儿”,唱不尽河州人对牡丹的挚爱和赞美,是老百姓心中流淌的优美之歌;河州人更喜欢写牡丹、画牡丹、雕牡丹、刻牡丹、绣牡丹。每逢春节来临,巧手的姑娘们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牡丹剪纸贴上窗棂,把千姿百态的牡丹绣在锁袋、围腰、肚兜、枕套、鞋垫、袜底上;聪明的画匠将牡丹描绘在板柜、方桌、炕柜、炕桌、木箱上,牡丹随着灵巧多变的刻刀绽放在雕梁画栋间;在闻名遐迩的河州砖雕和彩绘中,以牡丹为主题的作品比比皆是。东公馆、临夏红园、寺院庙宇、拱北等古建筑的砖雕上,都有牡丹的倩影。在民居四合院、照壁大门等建筑物上,镶嵌着一幅幅名为“玉堂富贵”“富贵延年”“富贵寿考”“国色天香”的牡丹砖雕作品。
牡丹园更是遍布河州,较大的牡丹园有百余处,其中临夏红园、东郊、枹罕、慈王、折桥、振华、北塬、罗园等处以品种丰富、花色艳丽、游人众多而著称。牡丹传递着河州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体现着迷人的河州神韵。
牡丹专家李嘉珏先生认为,紫斑牡丹主要以河州为中心辐射三陇,因而命名为“临夏牡丹”,是牡丹家族中的珍品。河州的紫斑牡丹,属世界原生五大牡丹品系之一,以其花冠大香味浓享誉全国,是目前国际园艺会对我国进行品种登录并受保护的珍贵品种,曾荣获中国第三届花卉博览会铜奖。
1989年,李嘉珏在《临夏牡丹》一书对临夏紫斑牡丹群栽培历史及其发展状况首次进行了报道。1992年,甘肃省花卉协会召开全国紫斑牡丹学术研讨会,将紫斑牡丹进一步推向全国、世界。2012年,开始精心打造的大夏河滨河路二十里牡丹长廊更是唱响了“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的华美乐章。这里汇聚了9大色系近150个品种精品牡丹,可谓是真正的牡丹大观园。二十里牡丹长廊牡丹竞放,花光摇曳,游人如织、万人空巷。一阵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站在花丛中,不由地陶醉于那独特的香味,感受着牡丹的芬芳和春天的气息。
如今,在河州大地,牡丹文化已经进入到我们的骨髓里,无论是绘画、刺绣、“花儿”,还是手工地毯、砖雕、葫芦雕刻,处处都能见到牡丹的魅力。
关于紫斑牡丹,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河州有一大户人家,在后花园里种植了几十丛牡丹,让一名丫鬟操持务劳,那姑娘美艳动人,长得像花朵一般。大户人家老婆嫉妒丫鬟的美色,衅故打死埋在了牡丹树下。第二年牡丹打开骨朵儿开放时,色泽格外艳俊。人们掰开花瓣,发现粉状里藏紫斑,香气悠悠,香味袭人,牡丹花开时常见一位美女月光下徘徊在丛中……
牡丹之乡的临夏人审时度势,将牡丹和砖雕产业同时进行开发与保护,提出了“商旅活州”战略,在培育壮大特色农业、旅游产业、助推商贸招商、提升临夏形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连续举办了“河州牡丹砖雕艺术节”,河州紫斑牡丹已成为临夏独具魅力的一张名片。
发展牡丹产业,尤其是油用紫斑牡丹,开发潜力巨大。紫斑牡丹有望成为重要木本油料作物,和南方油茶一道,共同构筑“南油茶、北牡丹”的中国木本油料生产格局,协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牡丹根系的丹皮也是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开发牡丹产业,推广牡丹种植,不仅作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水土保持的优选树种,更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饮食结构的极佳途径。随着国家油用牡丹推广政策的逐步落实,临夏牡丹产业开发迎来春天,古河州牡丹将展新颜。
自2013年以来,临夏市每年都举办“河州牡丹旅游”观光节,热情好客的临夏人欢迎您到牡丹月里来观赏牡丹。



